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
找到21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与应用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坛紫菜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海藻,在福建、浙江和广东沿海被广泛栽培,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紫菜的75﹪。但由于人工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密度的增大,群体内近交等原因,栽培40多年的坛紫菜野生种出现了严重退化,产量和质品不断下降。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十分迫切,研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意义重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基础理论方面:1)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雌雄异体的坛紫菜减数分裂的发生阶段;2)首次发现了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进行单性生殖繁殖后代,这二项发现奠定了坛紫菜遗传育种的遗传学基础。2.应用技术方面:1)建立了分离坛紫菜纯系丝状体的关键技术,分别从坛紫菜的雌性和雄性叶状体,分离出遗传稳定的丝状体,它们的子代叶状体在颜色和体型等方面表现出高度遗传稳定;2)以人工诱变、体细胞克隆和单性生殖等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套快速分离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技术;3)利用该技术,培育出30个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坛紫菜新品系,在生长速率、产量、品质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表现出比传统养殖种更好的特性;4)培育出第一个坛紫菜优良新品种“申福1号”,该新品种的藻体细长、生长快、生长期长、耐高温;与传统养殖种相比,产量增加了25﹪以上,3种主要光合色素和蛋白含量增加。3.以“申福1号”为主的5个优良品系在闽、浙、粤三省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应用,据初步统计,养殖面积达17多万亩,产值达9.6亿元。
紫菜收割机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实用新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技术简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紫菜收割机,主要由组合剪刀切割器、传动装置、驱动装置、防护装置以及机架组成;其特征在于:组合剪刀切割器主要由活动刀片定位轮3、活动刀片4、固定刀片5组成;传动装置主要由传动杆7、定位滑轮8和定位架9组成;驱动装置主要由离合器29、偏心驱动轮32、传动连杆31、齿轮箱3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船用旋转滚刀式紫菜收割机缺点,可任意调整切割时余留紫菜菜头长度,方便对韧性紫菜实现收割,解决了网帘养殖横向一次统一快速收割,提高工效是人工8~10倍;(2) 克服了因天气变化而来不及收割使紫菜腐烂,实现增产增收;(3)本收割机体积小,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设有离合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捷。1:本专利采用人工采摘技术,实现机械化快速收割2:体积小(充分利用挂机船空间)、重量轻3:本专利技术设有紫菜采摘机构、余留菜头调整机构、网帘防护机构、驱动机构。4:操作简便,两人轻松操作实现快速收割。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近几年在国家富民政策大力扶持下,紫菜养殖在江苏、浙江、福建一带从浅海区养殖发展到深海区养殖,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养殖户采用传统人工采摘方式,采摘速度慢,碰到下雨天气来不及采摘造成烂菜,降低收入。本专利技术收割速度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不能及时收割造成烂菜问题,省工省力省时,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经济收益分析:市场估价6000元左右,产品成本在2000元左右,预计市场在3~5万台,低投入高回报。厂房条件建议:200~500平方米。
坛紫菜新品种养殖技术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一、项目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坛紫菜是我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利用人工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出生长快、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新品种亩产提高26%~37%,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20%以上,抗病烂能力提高30%以上。并建立了福建省坛紫菜种质资源库,制备、保存了不同生境和不同经济性状的优良品种,保证今后年年有良种。二、技术成熟程度:经过养殖生产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专家鉴定。三、应用范围:海区水质稳定、无污染、营养盐丰富和风浪较大的沿海地区。四、投资条件和预期的经济效益:具有现成的育苗场和浮水养殖设施,经济效益显著。五、合作方式:面议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
成熟度:通过小试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专利号;201110232392.0;代替1吨油锅炉。代替1.5吨水锅炉的紫菜烘干机,紫菜烘干室长9.7米,宽2.5米,高2.6米,紫菜共含水量696公斤/吨,烘干时间1小时50分。8台圧风机每台流量23000立方米。排风机8台每流量38000立方。散热器进水口温度90度,因湿度大,回水口温度70度也难保。用好多串联式电加热器,在水温度20℃,加热18分鈡,散热器温度全部迖到90℃。耗电36kwh。紫菜烘干机,不用锅炉加热烘干,所有用烘干机更不需要用锅炉加热烘干。以地球降温和世界环保代动五节,节能、节水、节厂房、节土地、节钢材。为了克服紫菜烘干机成本太高,费用大缺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力又无需水泵,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它用100个《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间距加密,并联串联式电加热器紫菜烘干机。左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右100个出气孔并联一个出气孔。水箱100个并联一个水箱。因紫菜烘干机湿度大,要用防水电线和防水串联式电加热器,《单组》串联式电加热器电暖器。用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长2.4米,上,下,两根,右加热器出水口连接,下,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进水口,下,柱型散热器左出口,连接电再加热器电热管进水口,在进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电再加热器电热管的出水口连接,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左进水口,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右出水口前设出气孔,出气孔高出水箱5公分。经弯头连接回水管,下连接三通中口,三通右进水口连接水箱管,水箱要高出,上,3/4铝管,铝片,柱型散热器20公分。三通左出水口连接右加热器进水口,完成加热循环过程。我的梦想,节电,节水,节能減排。牟敦善十个发明专利不收专让费。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全部公开。一个省地区只收,技术入门费3万和专利保护费
一种海藻营养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海藻食品,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的营养保健食品及该食品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的食品主要成份是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精粉,辅料是烤芝麻或植脂末、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木糖醇、阿斯巴甜和药用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粉末等。其制备工艺为:(1)干的龙须菜或末水坛紫菜,经洗净、脱腥软化、烘干、粉碎等制成藻精粉;(2)按一定比例将藻精粉与各种辅料混匀,经粉碎、造粒、干燥等制成固态细小颗粒。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冲调食用,具有饱腹感、低热量,能提供人体因减肥节食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作为减肥者或健康人群控制体重的辅助减肥食品,同时也适合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人食用。
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
成熟度:正在研发
技术类型:发明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摘要:一种紫菜蛋白抑菌肽的制备方法,属于天然活性物质提取领域。本发明以条斑紫菜为原料,经过烘干、粉碎等预处理后,将原料经过超声波破碎以及硫酸铵沉淀蛋白后,利用木瓜蛋白酶特定条件下酶解紫菜原料得到抑菌肽的粗品,该粗品经过离子交换层析、G-25凝胶层析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紫菜蛋白抑菌肽。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000Da以下,最适作用pH为6.5,热稳定性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效果,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更强,其抑菌效果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达到的。该紫菜蛋白抑菌肽分子量小,抑菌活性较好,在制备抗菌性药物、食品保鲜剂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高新技术培育紫菜优良新品种(系)的研究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坛紫菜是中国主要养殖种类,其产量占全国紫菜产量80%以上,也是福建以及厦门大嶝和小嶝的主要养殖品种。然而,多年的传统养殖技术与方法已经造成坛紫菜的种质退化,藻体变厚变老,失去弹性和光泽,叶状体生长期明显缩短,病害增加,质量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些问题威胁着坛紫菜养殖业的生存和发展。该项目2000年在厦门市科学技术局的资助下,利用人工物理诱变和体细胞单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和传统的选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和培育出了生长快、成熟晚、优质,高产、抗高温等的2种新品系,其亩产达到317-337公斤,3种主要色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叶绿素a)提高13.5%-14.5%以上。获得了分离坛紫菜稳定色素突变体的技术和建立坛紫菜的快速良种选育实用技术;该项目还建立了坛紫菜单性生殖调控技术,通过自体受精,形成果孢子囊和放散果孢子培育成丝状体,获得了双倍体的纯系丝状体,达到了纯种的长期保存目的;该课题还开展紫菜优化培育条件的试验研究和浮水养殖新模式,为紫菜苗种和养殖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适宜条件和技术。新品系在厦门大嶝、小嶝及福清、平潭、晋江等地广泛推广,2003年累计应用面积达2600多亩,产值达1560多万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坛紫菜酱调味食品开发
成熟度:通过中试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技术投资分析:1. 项目特点坛紫菜为我省主要紫菜养殖品种,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海洋多糖、不饱和脂肪酸等。蛋白质含量相当于海带的4倍、大米的6倍;维生素A含量约为牛奶的67倍;矿物质成分和微量元素以Fe++和Mg++最为具有特色。每100g紫菜含有46.8mg的铁,而一片1~2g的紫菜Fe++含量与一块4~5g的猪肝差不多,2片紫菜的Fe++相当于3瓶牛奶和一个鸡蛋所含的铁;每100克紫菜含Mg++竟然高达460mg之多,故紫菜又被誉称为"镁元素的宝库"。紫菜还含有胆碱、烟酸、胡萝卜素、硫胺素等营养物质。通过开发市场广阔、高副加值的紫菜酱调味食品,提高紫菜的经济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我省坛紫菜养殖户的经济收入。2.主要技术指标:产品为500g玻璃瓶装,有香、辣、麻等不同口味,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符合我国相关产品质量、卫生标准。技术的应用领域前景分析:本品为普通水产食品,可作为餐桌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烹调食品时调味之用。效益分析:1.投产条件:食品厂常用生产设备,包括粉碎机、罐装机、杀菌设备等。2.预期经济效益:每瓶紫菜酱调味食品的原料成本为0.5元(500g),瓶子价格0.5元,人工和管理费用0.2元,共计1.2元,预计出厂价1.8元(毛利率33%),零售价2.5元。以日产1000箱(每箱24瓶计),年生产300天计,产值为1296万元,年利税为427万元。坛紫菜酱调味食品作为一种高蛋白、零胆固醇、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有多种食用方法,可作为副食小菜、凉菜拌料、调味料或独具一格的火锅调料,预计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厂房条件建议:无备注:无
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菜加工过程中的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包括清洗池,还包括一个与清洗池容积相同的辅助清洗池,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呈高低设置,清洗池与辅助清洗池之间通过水流管道相互连通,水流管道的进口设置在清洗池的靠近底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靠近辅助清洗池的中部处,水流管道的出口的水平面不高于水流管道的进口的水平面,水流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微孔进气口,辅助清洗池上环绕池壁设置有多个辅助微孔进气口;本发明的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保持紫菜的形态完整和减少营业损失,并能降低能耗;另外在清洗中添加了EDTA-Na盐,大大降低了紫菜中的重金属含量。200710070327.6
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农、林、牧、渔业
技术简介
针对坛紫菜传统养殖品种出现严重的种质退化,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等问题,该课题采用生物诱变和体细胞克隆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坛紫菜良种选育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课题于2002年正式启动,于2005年11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课题验收。坛紫菜良种选育技术:通过人工诱变法获得坛紫菜的变异细胞,用生物工具酶将变异细胞单个分离并将其培养成完整叶状体。依据叶状体的主要光合色素和色素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和它们相互间的比值,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低,生长速度,藻体的厚薄和色泽等指标,筛选出优良叶状体,用酶解法再次获得它们的单个离体细胞,进行克隆再生培养。将获得的叶状体,单个培养至成熟叶状体,利用单性生殖获得纯系丝状体。丝状体的子1代叶状体的优良性状经遗传稳定性和综合品质分析后,对优良品系的纯系自由丝状体进行扩增培养,并移植于贝壳内使之成为贝壳丝状体。随后,用贝壳丝状体进行大田采苗和养殖试验。经大田试验证明为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系,以自由丝状体的方式进行长期保存和推广应用。该成果与传统紫菜大田良种选育技术相比,具良种选育速度快,选育面广,品系纯,优良性状稳定,良种保存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利用该成果,已成功地选育出20多个优良品系,其中的两个优良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养殖2000多亩。坛紫菜优良品系“申福1号”:该品系叶状体呈细长条状,藻体上下均称;颜色呈红褐绿色,光泽好,干品乌黑发亮;海区养殖形态和色泽高度一致;藻体平均厚度比传统品系减少11%以上,藻体更加柔软;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三者的总量比传统品系增加29%以上。该品系生长速度快、成熟晚、生长期长(至少可收7水菜),而传统品系在采收第1水菜时就已成熟,一水菜以后品质迅速下降,一般只能收3水菜。该品系各水菜的干品质量均优于传统品种,藻体柔软,口感好。第3水菜的蛋白质含量比传统品系提高12%左右。3年中试表明,“申福1号”第1水菜的产量比当地传统养殖品种增加25%-35%,第2至第5水菜增产30%以上。该品系已连续3年在福建、浙江和江苏三省十多个县市开展了中等规模的推广养殖。坛紫菜单性遗传纯系分离技术:该课题发现了坛紫菜存在单雌和单雄生殖现象。单雌或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其生长和发育均正常,由它们释散的壳孢子发育成形态和颜色高度一致的正常叶状体群体,性别全为单性,单雌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单雄生殖产生的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由单雌和单雄生殖产生的叶状体相互间可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发育正常、可育。表明,坛紫菜的雌雄叶状体均可行单性生殖,产生纯合的丝状体,后者产生的壳孢子发育成全雌或全雄的可育叶状体。该成果是分离坛紫菜遗传纯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坛紫菜单性栽培技术:通过单性生殖分别获得单雌或单雄的自由丝状体。单性自由丝状体纯系被无性克隆扩增后,被移植于贝壳内,获得贝壳丝状体。培育贝壳丝状体至成熟后,进行室内采苗和海上养殖。养殖结果:单雌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雌性,而单雄自由丝状体的后代叶状体全部为雄性;单雌叶状体群体比单雄叶状体群体和传统雌雄混合养殖的叶状体群体的生长要快,成熟晚,生长期延长。另外,雌性叶状体比雄性叶状体大,再加上成熟变晚,单雌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比单雄栽培和雌雄混合栽培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单雌栽培克服了传统雌雄混合栽培引起的早成熟的雄性叶状体诱导雌性叶状体成熟,以及由于杂交引起的种质退化等不足点。利用坛紫菜单性栽培,可以确保良种的优良性状稳定地遗传下去,在生产上发挥较为稳定的增产效果,减少了良种需不断选育的麻烦。该成果开辟了新的坛紫菜养殖模式,技术新颖、简便,已成功地进行了多个坛紫菜优良品系的海上养殖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果。该课题国内发表论著24篇、国外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培养博士3名、硕士17名;成果创产值600万元、创利润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