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2项技术成果数据。
找技术 >甜菊糖及莱鲍迪苷A的生产制备
成熟度:可规模生产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项目简介: 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在2008年准允使用甜叶菊提取物莱鲍迪苷A之后,甜叶菊受到广泛关注,全球范围的甜菊糖甙供应商在显著增加。甜叶菊,原产于南美地区,提取出的甜菊糖在我国生产应用也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我国甜菊糖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甜菊糖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甜菊糖产品是许多糖苷的混合物,其组分复杂,产生甜味的有效成分不明确,甜菊糖苷混合物质量规格也难以统一,国家质量规格标准也较落后,急需修订,同时甜味质相对较差,还有一定的异味,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出口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加之一些其他因素,近30年来,我国的甜菊糖产业无论从生产还是从市场看,都不太完善和成熟,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是螺旋上升,起起伏伏,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已经历了几起几落。但随着美国FDA和JECFA等近年对甜菊糖中莱鲍迪苷A的安全认可,莱鲍迪苷A作为新型高倍甜味剂或作为替代蔗糖的产品之一显示了较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所属领域:生物 项目成熟度:产业化 应用前景: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FDA肯定了莱鲍迪苷A的安全性后,甜菊糖的全球市场已经高达数亿美元,预计几年后将可能达到百亿美元。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技术开发。
新型甜味剂--莱鲍迪苷A
成熟度:-
技术类型:-
应用行业:制造业
技术简介
甜菊糖苷是由菊科甜叶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中提取分离的兼具甜味剂和保健功能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成分有甜叶菊苷 (Stevioside,ST)、莱鲍迪苷A (Rebaudioside A,RA)、莱鲍迪苷C(Rebaudioside C,RC)等组成。因其具有高甜度(蔗糖的200-300倍)、低热量(蔗糖的1/300),化学性质稳定等特性,是一种安全的天然甜味剂。同时,甜菊糖苷还具有诸多生理活性,如降血压、降血糖,预防和缓解糖尿病、肥胖症、龋齿及胃溃疡等。因此,甜菊糖苷被誉为是继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糖源”。FAO和WHO等国际组织和80多个国家正式通过允许甜菊糖苷作为甜味剂代替蔗糖。目前,已作为甜味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和酿酒等行业。 但是,甜菊糖苷的口感与蔗糖相比,存在味微苦、焦涩感等不足,极大地局限了其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甜菊糖苷中的主要成分之一-RA,不仅其甜度、热量和化学性质优于甜菊糖,而且口感极佳,具有特殊的香甜口感和芳香气味,是蔗糖的极佳替代品。目前,国际市场甜菊糖苷销售价格仅为25万/T左右,而RA销售价格为180万/T左右(每3.0~3.3T甜菊糖可生产1T RA)。由此可见,RA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甜菊糖苷中的3种主要甜味成分ST、RA和RC结构相似,理化性质相近,从中分离制备高纯度RA十分困难。现有的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Macroporous absorption resin,MAR)和制备型HPLC技术,从甜叶菊中直接分离制备RA,或以甜菊糖苷为原料分离制备RA。MAR技术虽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其得到的产品纯度和分离率只能达到60%和30%左右,致使产品的品质和成本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制备型HPLC技术虽然可以达到98%以上的纯度,然而其产量极低,无法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本技术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混合床技术,以甜叶菊糖苷为原料,开发高纯度莱鲍迪苷A工业化生产技术。利用本技术实现产品纯度和分离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生产全过程绿色、环保,成本低,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发明专利:1项 推广及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