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成果列表> 科技成果详细

等离子显示屏用介质玻璃

技术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转让方式:-

创新度:

先进度:

技术来源:院校

应用领域:家用电器修理

技术领域:功能玻璃制备技术

发展阶段:量产

了解与分析本科技成果,可查看成果概况并使用以下技术转移数智化应用工具:
成果概况
简介

等离子显示屏用介质玻璃是制造PDP——彩色等离子薄型电视机显示屏不可缺少的介质材料。按25寸显示屏计,约需0.5公斤。该材料在显示屏中起绝缘作用,特别耐高压、防打火、气密性好,镀层温度低,变形温度高,透明适应工业化丝网印刷、喷涂工艺。该材料已在国内五个制造厂中使用,达到20世纪末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技术指标: ① 烘成温度:<560℃; ② 抗变形温度:≤460℃; ③ 颗粒度<600目; ④ 膨胀系数:α=(88±2)×10^-7 /℃; ⑤ 非结晶型:透明; ⑥ 介电常数:P-12。

(此文字表达经过AI优化完善,查看原文请点击原文)
相关资源数据
聚丙烯系列疏水微孔膜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方法通过制备聚丙烯系列疏水微孔膜材料,包括纯聚丙烯疏水微孔膜、聚丙烯/二氧...
应用领域: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耦合熔融结晶制备高纯联苯的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从煤焦油回收洗油减压精馏后的富集联苯馏分制备高纯度联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态...
应用领域: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海洋牌盐藻蓝莓软胶囊
视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加班熬夜等不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患视疲劳的人越来...
应用领域: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污泥或微藻等生物质热解制油
污泥或微藻等生物质热解制油:污泥或微藻热化学转化过程的产油主要机理是脂肪族化合物的分解和蛋白质肽键的...
应用领域:环境治理业
基于酸粥的高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酸粥的高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及应用,菌种名称为SZ8,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
应用领域: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特种废水生态型混凝一级强化预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课题组经过近七年的科学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无毒生态型的...
应用领域:环境治理业
面向工业环境的高精度无线振动监测系统
非接触式毫米波振动测量解决方案采用一体化设计,测振设备集成前端感知器、边缘处理器、显示屏及供电、通讯...
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世界级显示芯片解决方案
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公司聚焦于Micro-LED芯片研发、生产及销售,以IDM模...
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设备定制
公司掌握视觉,机电一体化技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为电子行业、医药行业、军工业提供标准设备及非...
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智慧座舱“魔窗” 曲面柔性3D全息互动透明显示屏
基于对现有液晶、OLED、MINILED面板技术的迭代升级,公司开发出了适用于多场景的曲面柔性3D互...
领域: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微电子材料抛光液与清洗剂的开发应用
本商业计划所涉及的项目属微电子技术与基础材料相关领域,以知名高校微电子研究所为依托,历时20年研发,...
领域:新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柔性电子制造与智能识别感知团队助力国产芯片、屏幕制造设备技术革新——“芯屏”共振 装备中国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柔性电子制造与智能识别感知团队的科研成果及其在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领域的应用。该团队创建了柔性电子制造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攻克了高精度喷印等难题,研发了新型显示、高端芯片、柔性器件三大类电子制造装备。团队成员尹周平教授带领团队在芯片键合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解决了高端芯片制造的难题。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端电子制造装备的自主可控和芯片堆叠制造技术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时间: 2023-09-25 相关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
周虹屏教授课题组在光敏剂研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有机光敏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包括基于双光子激发的分子内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制设计制备了有机光敏剂Lyso-FRET,并实现了荧光能量的再利用,提升光敏化性能,在荷瘤小鼠体内展现出优异的癌症治疗效果。此外,研究还涉及光敏剂分子结构中π桥的调节、双香豆素-吡啶盐衍生物MO的制备及其在光控氧化损伤中质膜动力学的原位监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为新型高效光敏剂的开发和深度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
发表时间: 2023-01-11 相关机构: 安徽大学
李东屏教授团队在水稻籽粒大小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水稻中蛋白激酶LCD3与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其调控机理的研究,发现二者通过调节乙烯/多胺稳态控制籽粒大小。研究结果显示,OsLCD3突变体可增大籽粒大小,而OsSAMS1则在其下游起调控作用。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不同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的籽粒大小与乙烯和多胺含量的关系。该研究为调控籽粒大小和产量提供了新的靶点,并得到了相关基金项目的资助。文章的主要作者包括李东屏教授和田连福博士等。
发表时间: 2024-05-09 相关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官方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