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技成果列表> 科技成果详细

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与工艺优化

技术类型:非专利

技术成熟度:-

转让方式:技术许可

创新度:

先进度:

技术来源:院校

应用领域: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

技术领域: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发展阶段:量产

了解与分析本科技成果,可查看成果概况并使用以下技术转移数智化应用工具:
成果概况
简介

带钢连续热处理(包括立式炉、卧式炉)过程是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该过程是在带钢成分确定的情况下,依靠控制热量传递过程来控制带钢内部微观结构的演化,最终完成金相组织的转变,达到控制带钢力学、电磁等性能的目的。

因此,温度控制是带钢热处理过程控制的核心,也是热处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解决带钢连续热处理炉优化控制的技术难题,并克服半理论或纯经验控制模型严重依赖于现场、难以移植和泛化能力有限的不足,本成果基于传热机理模型对带钢在连续热处理炉内的传热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策略展开相关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本成果瞄准带钢连续热处理热过程模型研究,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精确解析退火炉内辐射换热、对流换热(喷气快速冷却、喷气快速加热)、接触换热(炉辊与带钢之间)、喷雾冷却等传热过程,开发带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分布预测软件。该软件能准确预测带钢温度分布(包括稳定工况和工艺过渡工况),带钢温度预测的典型精度在±2.5%以内(90%以上的命中率),为提高带钢连续热处理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带钢温度精准预测的基础上,基于可行工况集和最优化方法,建立了炉况参数优化策略,大大降低带钢连续热处理工艺切换的效率。

成熟程度及推广应用情况: - 目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 - 推广应用情况:本项目成果目前已经在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进行应用推广; - 期望技术转移成交价格:面谈(根据功能需求而定)。

市场分析: - 本成果拟技术转移的公司主要为带钢连续热处理、带钢连续热涂镀的生产企业。

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1. 针对某公司带钢连续热处理机组(斯坦因公司提供的设备,带钢最小厚度0.17mm,机组速度880m/min),利用本项目成果提出的“带钢温度动态预测模型”,实现了工艺过渡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精度偏差<3%,所开发的工艺过渡参数优化仿真系统,大大降低了工况切换的周期。 2. 针对某公司不锈钢带钢连续退火机组(Andritz公司提供的设备,冷/热两条机组),开发了不锈钢带钢热处理仿真系统,仿真精度偏差<2%,新产品退火工艺制度自动生成,降低天然气消耗5%以上。 3. 针对某公司不锈钢生产线,也是全球最大不锈钢退火酸洗生产线(中外炉公司提供的设备、年产70万吨、厚度0.4-8mm,宽度1500-2100mm,采用边中边冷却技术),不锈钢带钢热处理仿真系统,仿真精度偏差<2%。为机组参数的优化和新钢种/新规格的生产提供指导。 4. 针对某公司汽车板连续退火立式炉(年产量99万吨,厚度为0.30-2.50mm,宽度为900-2080mm),采用本项目成果,开发了炉内热过程仿真软件,模型预测误差在2%以内的命中率达90%以上。为相关设备节能改造、带钢热处理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图1:宝钢不锈钢卧式连续退火炉仿真系统——热轧不锈钢退火机组 图2:太钢不锈冷轧厂4#冷线退火炉热过程模型与仿真系统 图3:带钢连续退火过程温度分布模拟仿真软件——全炉带温分布

(此文字表达经过AI优化完善,查看原文请点击原文)
相关资源数据
聚丙烯系列疏水微孔膜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方法通过制备聚丙烯系列疏水微孔膜材料,包括纯聚丙烯疏水微孔膜、聚丙烯/二氧...
应用领域: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耦合熔融结晶制备高纯联苯的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从煤焦油回收洗油减压精馏后的富集联苯馏分制备高纯度联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液态...
应用领域: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海洋牌盐藻蓝莓软胶囊
视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加班熬夜等不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患视疲劳的人越来...
应用领域: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污泥或微藻等生物质热解制油
污泥或微藻等生物质热解制油:污泥或微藻热化学转化过程的产油主要机理是脂肪族化合物的分解和蛋白质肽键的...
应用领域:环境治理业
基于酸粥的高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酸粥的高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益生菌及应用,菌种名称为SZ8,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
应用领域:生物药品制品制造
特种废水生态型混凝一级强化预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课题组经过近七年的科学研究,成功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无毒生态型的...
应用领域:环境治理业
泡一泡,压一压,生料带变身抗菌带!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全氟凝胶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研究人员利用多孔聚四氟乙烯的纤维网络固定全氟化液体,制备出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特殊表面性能的超分子全氟凝胶。该凝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在室温下压延成各种形状的薄膜。此外,该凝胶还可以形成含液超滑涂层,具有减阻、抗污和自清洁等性能。该研究为制备高性能全氟凝胶及其应用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有望应用于抗菌胶带等领域。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
发表时间: 2019-10-09 相关机构: 中国聚合物网
上海微系统所等实现六方氮化硼纳米带的带隙调控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六方氮化硼(hBN)的纳米带结构(BNNR)的带隙调制。研究人员通过水吸附在锯齿型BNNR(zBNNR)两侧产生横向等效电场,从而缩小其带隙。研究团队首次测量了zBNNR器件的栅极调制输运和红外光谱的光电响应。该研究成果对于基于hBN的光电性质的同质集成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基于六方氮化硼的电子/光电子器件和电路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先进材料》上,并得到多项基金支持。论文还提供了关于BNNR制作、输运特性和光电响应的详细实验数据。
发表时间: 2023-07-14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喀斯特关键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地球关键带的观测研究。普定站围绕这一核心,依托多个科研项目,与英国多家大学及国内科研机构合作,深入解析喀斯特关键带岩土结构、流域物质迁移及水文循环等过程,并在植被耗水、养分耦合及农村水环境改善策略等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国际期刊发表。文章概述了普定站的研究方向、合作单位及研究成果,展示了其在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贡献。
发表时间: 2020-08-31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官方社群